Search


八旬嬤找恩師 闊別25年溫馨相聚
台灣時報2020-03-25人物誌版
  • Share this:


八旬嬤找恩師 闊別25年溫馨相聚
台灣時報2020-03-25人物誌版
http://www.taiwantimes.com.tw/ncon.php…

闊別廿五載 補校師生喜重逢
中華日報2020-03-18台南綜合版
https://www.cdns.com.tw/articles/135718

學甲補校高齡師生會訴離情場面溫馨
李榮茂/臺南報導
台南市學甲區八十七高齡的陳玉梅阿嬤,二十五年前就讀學甲國小補校,對當年社會科老師上課風趣,懷念特別多,只知老師姓王,家住北門區蚵寮漁村,日前向友人謝愛珠提及,研判係前嘉義縣教育處長王建龍,兩人即到台南市體育志工委員會詢問,經戴己川校長連繫,印證是王建龍,即相約在體育志工委員會會面,陳玉梅見到闊別二十五年的王建龍老師很驚喜趨前擁抱,且喜極而泣,令人為之動容,場面溫馨感人。
幼年在農村長大的陳玉梅表示,由於家境清寒,食指浩繁,且在傳統觀念重男輕女作崇下,女孩子得到處打工貼補家用,無法上學。二十歲那年憑媒妁之言與王芳亭結褵,婚後育有三男一女,夫婿替人養牛打零工,賺錢養家,然而在三十三歲那年即因病撒手人寰,讓她悲慟不已,當時兒女尚年幼,她為撫養兒女長大改行在市場賣水果以及招攬旅遊,因待人誠懇,童叟無欺,獲得消費者青睞,生意興隆,經過二十多年的煎熬與努力,終將兒女撫養長大,且完成高等教育,並成家立業,目前兒孫滿堂,讓她頗為寬心。
個性開朗的陳玉梅說,由於當年失學,讓她耿耿於懷,二十五年前學甲國小補校招生,在兒孫鼓勵與一群同樣失學民眾相約念補校。每天傍晚水果攤即收攤,帶著簡單的書籍與文具開心上學去,上國語、數學與社會科等三科目,在老師教導下也學會國字和阿拉伯數字以及說簡單國語,讓她樂在其中。她說,社會科王老師講話十分風趣,且天南地北地聊,有問必答,與同學打成一片,深受大家喜愛。有次晚間她曾與幾位同學到王老師家裡作客,當時師母還備虱目魚麵線招待,讓大家留下深刻印象。由於她平日招攬旅遊,熟悉各地旅遊景點,全班同學在結業前還由她策畫舉辦全班結業旅行,也讓全班同學留下美好回憶。但結業典禮後大家各奔東西,只有幾位住附近談得來同學偶而會聚會,久而久之就連老師的名字也忘了。直到日前到學甲國小運動再勾起二十五年前念補校往事,遂興起找老師念頭,在好友謝愛珠的鼎力協助找到日夜所思的王建龍老師,與闊別二十五年恩師會面,相當開心。
王建龍表示,當年他在教育局體健課服務,經推荐晚間到學甲國小補校授課,補校學生二十多人,年齡都在四五十歲以上,這些有年紀的老學生因工作關係,經常事情耽擱而未到校,每日到學校上課約十多人,這些學生熱情好客,每天幾乎都有同學帶來其栽種的農特產品到班上,陳玉梅因賣水果則帶水果到課堂與同學分享,其樂也融融。王建龍說,在學甲國小補校教三年後即專職在教育局業務,與這些補校學生即未有連絡,已八十七高齡的陳玉梅還透過管道尋找老師,且相當熱情,見面即來個擁抱,讓他很驚喜,彼此訴離情和話家常,殊屬難能可貴。
圖說,台南學甲國小補校八十七高齡陳玉梅(中)阿嬤與闊別二十五年的恩師王建龍(左)會面很驚喜趨前擁抱,並與師母賴碧姬(右)合影,場面溫馨。陳玉梅阿嬤事後接受記者採訪暢談當年補校點點滴滴,興奮之情溢於言表。攝影/李榮茂


Tags:

About author
此為非官方私人攝影愛好者,郭先生(62年次),於民國 99年5月12日成立學甲人粉絲團。我不是公務人員,利用下班時間,拍照、收集在學甲的大小事, 讓更多人認同家鄉文化
此為非官方私人攝影愛好者,郭永林(62年次),於民國 99年5月12日成立非營利記錄學甲粉絲團。我不是公務人員,利用下班時間, 巡視學甲,記錄分享每天的大小事
View all posts